菌丝长满菌床经覆土后,已渐渐转入生殖生长阶段。正常情况下,覆土后经15—20天就可出菇。球盖菇出菇阶段要求空间的适宜相对湿度为90~95%。秋季气候较干燥,要注意菇床的保湿,以免影响出菇。通常是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。若采用麻袋片覆盖,只要将其浸透清水后,捞出沥去多余的水分,再覆盖到菌床上。视天气情况,一般要处理 1~2次。若采用草帘覆盖,可用喷雾的方法来保湿。在掀开覆盖物时,结合检查覆土层的干湿情况。若覆土层呈湿润状态,可不必喷水;反之出现干燥发白,必须适当喷水,使之达到湿润状态,切不可喷水过量,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,水流入料内对菌床出菇是极其有害的。另外还要抽查堆内的含水量情况,要求菌丝走透草料后,稻草变成淡黄色,用手捏紧培养料,培养料既有松软感,又有湿润感,有时还稍有水滴出现,这为正常现象。倘若感觉有霉烂状,或挤压后有连续不断线的水珠出现,这是不正常的现象。造成菌床含水量过高往往与前期喷水不当,或被雨淋过,或地下水位过高所致。若出现此种现象,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,否则将前功尽弃。如停止喷水,掀去覆盖物,加强通气,促进菌床中水分的蒸发,使覆盖物、覆土层呈较干燥的状态。待堆内含水量下降后,才采用轻喷的方法,促进其出菇。
除做好保湿工作外,还应注意加强通风透气。特别是采用塑料保护棚栽培,在管理时,需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通风时间,视具体情况,有时可长达 1~2小时。而在果园下栽培,其场地空气新鲜,基本上可不必再增加通风次数。场地通气良好,菇柄短,菇体结实健壮,产量高。
长菇期间,若遇到霜冻,一要注意加厚草被,盖好小菇蕾,二是要少喷水或不喷水,防止受冻害。只要盖好草被,再加上地温的保护,其菇蕾可安全渡过,但是如果让菇蕾直接裸露在外面,气温又低于零度,菇蕾受干冷风,特别是西北风袭击,可造成冻害。采用保护棚栽培,即使是连续低温,一般均不会造成冻害。